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CHINA」官方

返回首页>>

怀念恩师——杨文智教授
作者:影像中心教授 刘振堂 2018-04-24 11:43:28 浏览次数:

在举校纪念尊龙凯时医学教育一百零五年暨抗战迁陕八十年的日子里,我们深深怀念那些为学校和医院发展做出过贡献的老一辈专家教授。他们的高风亮节,无私奉献,追求真理,孜孜不倦探讨学术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2015年7月9日,我国著名的放射学专家,九十高龄的杨文智教授走了,让我们这些他的学生久久沉浸在哀痛和怀念之中。四十多年了,杨老师的高大身影、沉稳的言语和深厚的学识,在我的内心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而今,恩师走了,却永远深深地留在我们心中。

四十多年前,当我毕业留校分配到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工作时,杨文智老师尚在壮年,但在业内已是声名鹊起,在业内提起二院的“大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己也因在工作之初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而欣慰。那时的放射科设备落后,仅有几台普通X光机,大夫们每天背着十几公斤的铅围裙,在密闭的黑房子里为病人做检查,接触着大量的放射线。夏天检查室里仅有一台电扇,而且对着机器吹,一个上午下来,汗水早已湿透了全身。之前已有几位医生因为身体原因转到其他科室,但杨老师已在这种环境中干了20多年。在这种环境中,杨老师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各种检查技术,开导我识别X线片上的各种深浅阴影,他那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感动和影响了我,使我受益终生。他与人为善,对学生循循善诱,治学严谨,他掌握英语、俄语,业余时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掌握和了解业内各种新动态、新知识、新技术,并及时传授给我们这些学生。那时没有电脑,更没有互联网,所需资料全靠到图书馆一篇一篇去查,每次查资料回来总会被书库里的小动物咬得满腿红包包,痒的难受。

1983年,杨老师已敏锐地感觉到介入是一门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国内才刚刚起步,他果断地派我去跟国内介入学的创始人刘子江教授学习介入技术,当年就在我院首开介入治疗,也使我有幸成为国内早期开展介入的一批人,也成为陕西省介入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1984年我们陕西放射学界几位当时的年轻人酝酿创办《实用放射学杂志》,在当时个别老资格医生并不看好的情况下,杨老师和几位德高望重的省内外老专家鼎力支持我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杂志终于创办成功,并于1987年在西安举办全国胸部疾病研讨会和第一届《实用放射学杂志》编委座谈会。在杨老师的声望下,到会全国知名专家和代表600余人,可以说当时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顶级专家悉数到会,大大提高我省放射学界在国内的声誉;国内多名知名专家欣然成为本杂志编委。杨老师曾担任两届中华医学会陕西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和《实用放射学杂志》主编。经过30多年运行,《实用放射学杂志》已跻身国内三大系列(中华系列、实用系列、临床系列)影像杂志之一,并被多家国际知名期刊摘要收录,深得业内好评。

杨老师半生坎坷,早年因为某些社会的原因,曾使他蒙受磨难,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始终保持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保持对事业的孜孜不倦追求,终成正果,成为本专业的资深专家,在众多业内人士中有良好的口碑。由于某些决策错误,缺乏对影像学发展的认识,使学科割裂,科室几位资深专家最终没有能接触高新设备,以致贻误了老专家发挥特长和科室的进一步发展,则也是学科发展中的教训。

                             2017-09-29

杨文智教授简介:

杨文智,我国医学影像学知名学者,现代影像学医学发展的推动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尊龙凯时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及放射学教研室原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原常务委员,陕西省放射学会原主任委员,《实用放射学杂志》原主编及创办者,

1925年10月29日生于陕西户县,1949年7月曾加入学生暑期支前医疗队到部队野战医院,参加了扶眉战役救护解放军伤员工作,受到表扬。1952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1953年入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进修班进修两年。1954年到西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工作,对各系统的影像学诊断皆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面造诣颇深,准确的诊断出了许许多多的疑,难病症,纠正了许多次误诊误判,避免了许多患者的无谓痛苦,挽救了很多生命。


上一篇: 纪念耳鼻喉科王建刚老师

下一篇: 点滴传承,师恩似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