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文学园地 > 正文
文学园地

咽鼓管吹张法源流考

咽鼓管吹张法源流考

发布时间:2010-10-13 11:39:40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关于咽鼓管问题的研究,迄今仍备受重视。检查咽鼓管功能的方法,从早期的捏鼻鼓气与吞咽法已经发展到今天的二十多种,如荧光素法、音响法、光电管法,软管内窥镜以及咽鼓管粘膜表面活性物质检测法等。然而,其中最古典的捏鼻鼓气与吞咽法,依旧是耳鼻喉学,航空医学中的常规检查与治疗方法。多年来学者们认为,捏鼻鼓气与吞咽法的记述,首先见于西方文献。随着对中国传统医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这种认识逐渐有所改变。刘瑞华、干祖望等指出,此法最早见于明代曹士珩《保生秘要》及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两书,而后,大家多宗此说。那么,到底是谁首先提出了咽鼓管吹张法?本文拟就《内经》中有关咽鼓管吹张法的描述,结合国内外资料,对捏鼻鼓气法与吞咽法的源流作探幽寻微。
        中西医文献回顾:《灵枢?刺节真邪》篇说:“黄帝曰:刺节言发蒙,余不得其意。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府输,去腑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 …… 岐伯曰: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黄帝曰:善。何谓声闻于耳?岐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这段对话的大意是:黄帝询问岐伯,怎样用针刺法治疗“蒙证”。岐伯解释道,针刺治疗“蒙证”时,一定要在中午,选取听宫穴,针刺到闪闪发亮,如同眼睛珠子一样的鼓膜上。当耳内听到响声后,就说明扎到穴位上了。黄帝又问,“声闻于耳”怎么理解?岐伯说:扎准穴位后,让患者用手指紧捏两个鼻孔,用力鼓气,扎针的地方就能听到响声。其中“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就是《内经》中对捏鼻鼓气法的最早最生动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又承前启后且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晋代葛洪(283—363)《肘后备急方》中说,为了治疗久聋,用渍过故铁的水,加米与曲酒,再把针砂磁石研末浸酒中三宿,然后饮酒取醉,以绵裹磁石塞两耳中后拥被而卧,酒醉后即可听得谈话声。《千金方》中也有同样介绍。金代刘完素(1120—1200)《河间六书》中说“天鼓无闻,则听户、元府闭绝而耳聋无所闻也……含针砂酒,以磁石附耳,欲导其气,令能泄也”。明代徐春浦《古今医院》中指出,治疗耳聋当以通气开窍为主,除用清痰降火之药外,兼用味行气通窍之药,或以针砂磁石疗法导气通闭。王肯堂(1549—1613)、吴昆(1551—1620)及龚信等医家,对应用针砂磁石疗法也作了不同程度的介绍。明代曹士珩《保生秘要》对咽鼓管吹张法作了阐述,如“定息以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目,使气串耳通窍,内觉哄哄有声,行之二三日,窍通为度”。很显然,这是典型的捏鼻鼓气。又如“用意推散其火……或按耳门,内若鸣蝉,咽津液,降气自安”;“耳痛,想火烧两肾,又升肾水洗之,或按耳户,使鸣数次,咽津液下即安”。这些又是对吞咽法,鼓膜按摩术及“意念”疗法的综合描述。迨至清代,顾世澄在其《疡医大全》(1760)对捏鼻鼓气法及其临床应用作了如下论述:“耳聋诸药不效,惟静坐……闭气一口,捏紧鼻头,若早晚如此一月,气行即通”。至此,咽鼓管吹张法在我国古代医学中的论述和临床应用,由不断发展而达到渐完善的地步。
        在西方,咽鼓管吹张法的早期记载始于十八世纪初。一般认为,捏鼻鼓气法是由意大利解剖学家瓦尔萨瓦(Antonio Valsava,1666~1723)在1704年成书的《人类听器论》(《Deaure humana tracrus》)中首先提出的,故惯称瓦尔萨瓦氏法。此后,英国耳科医生托比氏试验。当代的德国医生弗伦茨(Hermann Frenzel)先后于1938及1950年两度改良了吞咽法,遂又称为弗伦茨试验,目前此法仍被德国列为选择飞行员的常规检查。奥地利耳科学家波里泽尔(Politzer,1835~1920)创用了波里泽尔氏球鼓气法,并于1896年首倡原始传声测试法。
通过以上中西医文献的回顾,不难看出,捏鼻鼓气法正是约两千年前中国先贤们的首创,它朴实无华,而能映射耀眼的清辉。无论是我国历代医家抑或西人瓦氏等的捏鼻鼓气法,与《内经》中所描述的方法如出一辙,源流十分清晰。
        《内经》所述咽鼓管吹张法的特点:《内经》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际,当时是我国封建制度社会的形成期,哲学流派十分活跃,思维方式偏重于整体性,但是解剖学尚不发达,就其内容而言,类似一部中医百科全书。《人类听器论》成书于1704年,正当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其思维方式偏重于分析性逻辑思维,且这时解剖学已经发展为正式学科,并建立了各自的学派,《人类听器论》是一部专著,是作者解剖千余例尸体后而写成。众所周知,《内经》是以精气学说作为重要理论基础,从整体性思维方式入手,把人的生理与病理作为功能系统来认识与处理的。例如,把捏鼻鼓气法与针刺治疗结合起来,不仅诊断治疗耳部本身疾病,也治疗远离耳部的系统性疾病。后继的医学家们在《内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鸣天鼓”耳聋检查法,通气开窍的药物疗法,“针砂磁石”感应疗法,吞咽法,鼓膜按摩术以及“意念”疗法等等。而瓦氏则把分析性方法应用到局部解剖学方面,重视咽鼓管的局部通风引流作用,仅仅用于治疗和诊断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耳部本身病变。除此,《内经》中的捏鼻鼓气法不仅比瓦氏法早约两千年,而且理念自成体系,强调整体性,适应症广泛,应当说它早已具备了神经反射论观点。
        为捏鼻鼓气法正名:《内经》是广泛吸收先秦诸子百家哲学观点,融天文、历法、数学与古医经的成就及经验于一体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复杂关系与混沌现象,用最简单的符号(阴阳),朴素的辩证唯物论观点(气、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推移、五运六气及脏象说等),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抽象,使之系统化与规律化。《内经》早从神与巫中分化出来,总结了先秦与秦汉时期的优秀文化成就,充分体现了炎黄文化精神,为人类贡献出一部宝贵的医学巨著。这本著作足以说明东方的思维方式,在适宜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能够直觉地完成西方贤哲们不能或尚未完成的东西,提出创见性的理论与方法,也包括咽鼓管吹张法。如果说人们为了不忘瓦尔萨瓦氏与托比氏的成就,把捏鼻鼓气法称为瓦氏法,把捏鼻吞咽法称为托比氏试验,那么,为了弘扬与铭记中国古代先贤们这一开先河的业绩,我们有理由对其命名进行厘正,把捏鼻鼓气法分别称为“岐伯捏鼻鼓气法”与“曹氏吞咽法”。(樊玉林 李百川 许  珉 宋春莉)
作者:党委宣传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