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004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项部韧带钙化,导致颈椎正常弧度消失,各个椎间隙变得狭窄,附近的软组织(神经根、椎动脉、神经等)受累,表现出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久而久之,引起颈部肌肉萎缩,使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在扭头过度、仰头或低头时压迫颈椎动脉,从而发生眩晕、复视、耳鸣、视物不清或猝然倒地。从事坐位工作的人如电脑工作者、财会人员、作家、文秘等,因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颈部处于屈曲位或特定体位,使颈部椎间盘内压力增加,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颈椎椎体前缘相互摩擦导致增生,很容易发生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
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约占50%~60%),是由于颈部椎间盘向后方、侧方突出,椎体小关节增生肥大,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所致。开始时颈肩部疼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皮肤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时可出现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当头部和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拉患肢,即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脊髓型约占10%~15%,椎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髓核中央后突,椎体后缘骨赘,黄韧带增生肥厚及后纵韧带钙化等。脊髓受压早期,颈部疼痛不明显,而以四肢乏力、行走和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病情加重才会出现不同类型脊髓损害的症状。交感神经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因颈椎各种结构病变的刺激而发生一系列症状。兴奋性症状为头痛、偏头痛、头晕,尤其在头部转动时头晕加重,有时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球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率不齐,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头颈部及上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抑制性症状为头晕、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椎动脉型也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头痛主要表现在枕部,顶枕部痛,也可放射到颞部。还可能发生视觉障碍,为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时间内自动恢复。当头部突然旋转或屈伸时可能会发生猝然倒地,这是受到刺激的椎动脉突然痉挛所引起。
绝大多数颈椎病经非手术治疗后,完全可以缓解症状,甚至不再复发。然而脊髓型在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瘫痪,这种情况仅仅是颈椎病中极少部分,大可不必为此担忧。
牵引治疗适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各种类型颈椎病,它能解除肌肉痉挛,增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和对椎动脉的刺激,坐卧位均可进行。牵引时头部前屈15°左右,牵引重量2~6公斤,每日数次,每次1小时,2周为一疗程。颈托和颈围主要用以限制颈椎活动,病人的行动不受影响。充气型颈托除固定颈椎外,还有一定撑开牵张作用。推拿按摩对脊髓型以外的早期颈椎病有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手法需轻柔,不宜次数过多,否则会增加损伤。由非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暴力拔伸椎板而引起颈椎脱位并发四肢瘫痪者并不少见。理疗可加速炎性水肿消退和松弛肌肉的作用。治疗此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所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及镇定剂均属对症治疗,长期使用有副作用,故宜在症状剧烈、严重影响生活及睡眠时才短期交替使用。中成药有一定疗效,如颈痛颗粒、颈复康等主要用于神经型颈椎病。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患者应请骨科专家手术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的人,首先在坐姿上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也可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还可以定制一与桌面呈10°到30°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调整。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每工作1到2小时就活动一下颈部,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宜。还可行夹肩运动,两肩慢慢紧缩3~5秒钟,然后双肩向上坚持3~5分钟,重复6~8次。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又处于低头状态时,应抬头望远几分钟,既消除视觉疲劳,又有利于颈部的保健。